Please wait a minute...
(双月刊 1956年创刊)
主管: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
主编:张国平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刊号:ISSN 1008-9209 CN 33-1247/S
邮发:国内 32-48 国外 BM4108
电话:0571-88272801
E-mail:zdxbnsb@zju.edu.cn 更多...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1-27 上一期    下一期
生物科学与技术
三倍体胚乳性状遗传模型的上位性分析   收藏
程君奇 吴建国 石春海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1-7.  
摘要( 1182 )     PDF(203KB)( 596 )

基于双列杂交体系提出一个遗传模型分析三倍体胚乳性状直接和母体上位性效应,直接加性、显性效应,细胞质效应,以及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并运用混合线形模型分析该遗传模型.用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算法 (MINQUE) 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分量和性状间的协方差分量.用蒙特卡罗模拟检测遗传参数的估算和模型的稳定性.模拟分析同时应用于双列杂交的平衡设计和非平衡设计.模拟结果显示在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和性状间的协方差时,平衡设计和非平衡设计没有显著差异.通过估算实际水稻种子性状数据,说明在经典数量遗传研究中,加加上位变异分析是可行的.

化学合成的几丁寡糖类似物诱导黄瓜对镰孢霉枯萎病的抗性   收藏
姚艳平 刘亚力 徐同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8-14.  
摘要( 1380 )     PDF(202KB)( 805 )

报道3种化学合成的寡糖(β-1,3-乙酰氨基葡聚二糖,β-1,3-乙酰氨基葡聚三糖和Lewisa三糖)诱导黄瓜对镰孢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um)的抗性.在黄瓜胚根期,β-1,3-乙酰氨基葡聚二糖和β-1,3-乙酰氨基葡聚三糖浸泡种子胚根后,表现抗病性,相对诱导抗性效果分别为21.9和22.3,β-1, 3-乙酰氨基葡聚糖的最低有效诱导浓度为5 μg·mL-1;而Lewisa三糖处理不表现抗病性.在黄瓜幼苗期,用β-1,3-乙酰氨基葡聚二糖和β-1,3-乙酰氨基葡聚三糖叶面喷雾,均表现抗病性,相对诱导抗性效果分别是28.5和23.5,β-1,3-乙酰氨基葡聚糖的最低有效诱导浓度为10 μg·mL-1;而Lewisa三糖同样处理后不表现抗性.化学合成的几丁寡糖类似物(β-1,3-乙酰氨基葡聚二糖和β-1,3-乙酰氨基葡聚三糖)和Lewisa三糖诱导黄瓜抗性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糖残基、还原末端取代基及(或)其主链结构的差异.

水杨酸与过氧化氢信号途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挥发物释放中的作用   收藏
王霞 杜孟浩 周国鑫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15-23.  
摘要( 1561 )     PDF(348KB)( 1123 )

以水稻、褐飞虱及其卵期重要寄生蜂稻虱缨小蜂为模式系统,研究了水杨酸与过氧化氢信号转导途径在褐飞虱为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释放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褐飞虱为害能迅速地导致水稻体内水杨酸(为害后1 h)和H2O2(为害后1.5 h)含量的上升,早于褐飞虱为害诱导水稻释放引诱稻虱缨小蜂挥发物所需的时间.外用水杨酸和H2O2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理浓度范围内的水杨酸处理能诱导水稻释放引诱稻虱缨小蜂的挥发物,而H2O2则只有在远高于水稻生理浓度时才能诱导.水杨酸或H2O2处理的稻株挥发物对寄生蜂的引诱作用要弱于褐飞虱为害的稻株,并且在挥发物组成相方面亦与后者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尽管它们之间显示了一些相似的变化.这些结果说明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褐飞虱为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的释放,而H2O2信号转导途径在其中的作用则可能相对较小;同时,也表明了这些挥发物的释放除了水稻体内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的参与外,还可能涉及到其它的信号转导途径.

烟草曲茎病毒复制相关蛋白基因原核表达条件优化   收藏
潘滨 吴建祥 李桂新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24-28.  
摘要( 1288 )     PDF(216KB)( 1220 )

为了提高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 TbCSV)复制相关蛋白(replication-associated protein, Re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研究了大肠杆菌菌株、温度、诱导时间以及诱导剂IPTG浓度等不同条件对GST-Rep融合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菌株Rosetta在37℃培养3 h后,使用终浓度为0.5 mmol·L-1的IPTG在28℃诱导培养4 h时,GST-Rep融合蛋白表达量最高,表达的GST-Rep融合蛋白可占细菌总蛋白的42%以上.用GST-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对GST-Rep融合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表明GST-Rep融合蛋白大小约为66 kD,与预计的分子量大小一致,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其能与GST多克隆抗体起特异性反应.Rep基因的优化表达为研究该基因的作用机理打下了基础.

番茄叶霉菌CfHNNI1基因5'端序列的功能分析   收藏
周鑫 蔡新忠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29-33.  
摘要( 1266 )     PDF(247KB)( 710 )

番茄叶霉菌(Cladosporium fulvum)CfHNNI1是一种寄主和非寄主抗病性的广谱激发子. 但CfHNNI1 cDNA序列是否为全长序列尚不明确. 本研究构建了两个缺失不同长度5'端序列的CfHNNI1序列结构, 并研究了这些缺失型序列与坏死诱导功能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缺失包括ATG3在内的5'端100 bp序列, 使缺失型CfHNNI1的翻译起始于ATG101, 形成一个新的开读框, 导致对番茄、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N. clevelandii植株坏死诱导能力的完全丧失.而缺失所有在ATG273以前的4个ATG、长度为272bp的序列,但与ATG3处于同一密码框架中的缺失型CfHNNI1, 丧失了诱发番茄、N. clevelandii以及N. paniculata产生坏死反应的能力, 却仍能诱发N. tabacum, N. benthamiana, N. langsdorfii, N. glutinosa及N. solanifolia等5个Nicotiana种的植株产生明显坏死反应. 这些结果说明, 以ATG3为起始密码子的开读框是CfHNNI1真正开读框;5' 端272 bp序列在诱导产生坏死反应中的作用因植物对象而异.

枯草芽孢杆菌F-2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   收藏
鲁小城 赵宇华 方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34-39.  
摘要( 1527 )     PDF(184KB)( 1140 )

枯草芽孢杆菌F-1和F-2与尖孢镰刀菌的对峙实验中,F-1没有抑菌作用,而F-2表现出强抑菌效果.为了分析测定F-2的抑菌活性物质,对F-1和F-2胞外代谢物粗提液的HPLC谱图进行比较,发现F-2具有F-1所没有的特征代谢产物.使用LC-MS对F-2的特征产物进行分析,推测主要产物的分子量为1477.0、1489.1和1505.1.进一步采用MALDI-TOF MS对F-2粗提液进行分析,发现F-2产生两组分子量相差14 Da(CH2)的同系物.其中一组的分子量依次为1462.8、1476.8、1490.8、1504.8和1518.9,通过质量指纹谱技术鉴定为脂肽抗生素C14-18 Fengycin B.另一组的分子量依次为1432.8、1446.8、1460.8、1474.8和1488.9,与C14-18 Fengycin A对应分子分子量相差2 Da,推测可能是Fengycin A的一种异构体,其碳链中具有一个双键,具体性质有待进一步分析.

培养条件对紫球藻B-藻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收藏
孙利芹 王长海 滕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40-44.  
摘要( 1387 )     PDF(110KB)( 961 )

为考察环境条件对紫球藻B-藻红蛋白(B-PE)合成的影响,分别在不同的光质、光强和无机氮盐条件下培养紫球藻,并利用硫酸铵沉淀法和羟基磷灰石(HA)柱层析等方法对B-PE进行了分离提取.结果表明,HA柱层析法能够有效地从紫球藻细胞水溶性色素粗提物中分离得到高纯度的B-PE,经检测其纯度(OD545/OD280)达到了4.32.培养条件对B-PE在细胞内的积累有一定的影响,绿光能显著提高紫球藻粗蛋白及B-PE含量,两者分别占细胞干重的24.56%和9.14%,高于自然光下的17.78%和5.3%;高光照有利于B-PE的积累,并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藻体细胞干重、粗蛋白及B-PE的含量均随之增加.同等光照强度下,氮盐含量对B-藻红蛋白的积累有较显著的影响,当氮盐浓度为3.2 g·L-1时,紫球藻细胞的生长速度较快,B-PE的含量也较高,占粗蛋白总量的88.43%.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14亚基基因的PCR体系及原核表达研究   收藏
金伟波 吴方丽 郭蔼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45-50.  
摘要( 1504 )     PDF(951KB)( 1205 )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14亚基(HMW-GS 1Bx14)被认为可能对面团加工品质有很大贡献的亚基.为了验证其功能,本研究欲通过PCR方法扩增14亚基基因,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为下一步用掺粉实验验证其功能奠定基础.但是由于HMW-GS 1Bx14基因由2388 bp个碱基组成,GC含量较高,并且在基因中包含约1.6 kb的重复区,所有这些都使常规PCR难以成功扩增出HMW-GS 1Bx14 基因.本研究采取以下三种措施:①设计一对高Tm值的特异引物;②采用二段法PCR反应程序;③改良PCR反应的缓冲体系、添加有机溶剂(DMSO,甜菜碱等)和Taq酶保护剂(BSA等);最后成功地扩增出目的片段.此外由于不同生物间对密码子使用存在很大差异,因此HMW-GS 1Bx14基因很难在大肠杆菌中得到有效大量的表达.本研究选用万能菌株Rosetta(DE3)plysS作为表达用菌,从而克服了不同生物间密码子使用偏爱性的问题,成功的使HMW-GS 1Bx14得到表达,为下一步研究HMW-GS 1Bx14的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基于PCR的水稻候选RGA标记检验和评估   收藏
肖天霞 赵向前 汪旭升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51-55.  
摘要( 1297 )     PDF(174KB)( 845 )

在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发的基于e-PCR、共显性的402个水稻候选RGA标记的基础上,随机挑选40对引物,分别以水稻品种Nipponbare和93-11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验证.得到清晰条带占所用标记总数的87.5% (35个标记),其中31对引物为共显性标记,4对引物为显性标记.用这31对RGA引物在24个水稻品种中进行 PCR 扩增,结果表明标记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特异性.RGA引物平均标记多态性指标(PIC)值为0.46,标记具有较好的多态性.

4个栽培棉种间四元杂种的SSR分子标记鉴定   收藏
吴玉香 高燕会 祝水金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56-60.  
摘要( 1226 )     PDF(179KB)( 942 )

将(亚洲棉×草棉)F1进行染色体加倍,再与(陆地棉×海岛棉)F1进行杂交,产生亚洲棉、草棉、陆地棉和海岛棉的四元杂种.四元杂种形态特征综合有亚洲棉、草棉、陆地棉和海岛棉的一些性状,总体植株形态似陆地棉.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45对SSR引物中,具多态性的引物共30对,共检测到99条清晰的多态性带,平均每个SSR座位可检测到3.3个.四元杂种具有4个亲本的特征谱带,从分子水平上证明四元杂种具有4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其中亚洲棉特征带占20.8%,草棉特征带占22.2%,陆地棉特征带占15.3%,海岛棉特征带占13.9%,而四元杂种特有带占27.8%.四元杂种与4个亲本(亚洲棉、草棉、海岛棉和陆地棉)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500、0.444、0.389和0.444.研究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适用于棉花遗传亲缘关系和远缘杂种的鉴定,结果准确可靠;四种栽培棉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可以通过遗传重组产生综合有4个栽培棉种性状的棉花新种质.

濒危植物香果树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收藏
张文标 金则新 李钧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61-67.  
摘要( 1312 )     PDF(150KB)( 910 )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12个随机引物对9个香果树居群173个个体的DNA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82个扩增条带,其中100条为多态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54.95%;香果树总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2838,Nei指数(h)为 0.1900,表明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而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PPB平均为16.48%,I平均为0.0914,h平均为0.0622.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香果树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高,74.76%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25.24%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香果树居群间的基因流很低,为0.2434.9个居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653,遗传距离与居群间的地理距离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利用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对香果树居群进行聚类,结果9个居群可分成浙江省内和省外两大类群.

马来西亚贝壳杉中一种伞滑刃线虫的鉴定   收藏
顾建锋 张慧丽 贝绍国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68-73.  
摘要( 1363 )     PDF(342KB)( 1009 )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在对1批出境的船舶铺垫材料检测时,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测量,以及分子鉴定.该线虫属松材线虫组,交合刺较大,长约35~43 μm,明显大于松材线虫B. xylophilus、拟松材线虫B. mucronatus、锥尾伞滑刃线虫B. conicaudatus、伪伞滑刃线虫B. fraudulentus和B. luxuriosae等近似种的交合刺, 与豆伞滑刃线虫B. doui交合刺34~43 μm接近,但该线虫雌虫腹面末端有缺刻,而豆伞滑刃线虫的雌虫靠腹面末端有2~4 μm的尾尖突.该线虫ITS-RFLP图谱与新加坡伞滑刃线虫一致,但交合刺比新加坡伞滑刃线虫交合刺41~48 μm略小,且其雌虫和雄虫的尾均略长,雌虫尾末端多数有缺刻,而新加坡伞滑刃线虫尾末端钝圆,有短尾尖突.该批铺垫材料来自马来西亚,这是马来西亚除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外发现的第二种伞滑刃线虫.

丙烷脒对番茄灰霉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收藏
吴方丽 陈安良 王智辉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74-81.  
摘要( 1536 )     PDF(1028KB)( 925 )

利用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丙烷脒(propamidine)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菌丝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丙烷脒不仅影响菌丝的生长,而且引起菌丝形态和细胞结构一系列的变化.丙烷脒处理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后,引起病菌菌丝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菌丝分枝增多,并呈不规则的膨大和缢缩,细胞壁出现不规则的加厚,顶端加厚尤其严重,线粒体数目急剧增多且出现不规则的膨大现象,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出现空泡化和电子致密度增加现象.这些细胞学变化特征最终导致菌丝细胞解体死亡.

农业科学
水稻肥料定位试验中土壤各形态磷的变化动态研究   收藏
张奇春 王光火 冯玉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82-88.  
摘要( 1427 )     PDF(191KB)( 1215 )

研究了水稻长期定位肥料试验土壤各形态磷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长期定位试验设有CK(不施肥)和施NK、NP、NPK 4个肥料处理.采用修正的Hedley法对水稻长期定位肥料试验土壤各形态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集约种稻条件下,土壤活性磷很快发生了变化.从试验第2季开始,不施磷处理(CK、NK)水稻产量明显下降,树脂-P和NaHCO3-Pi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在试验结束时树脂-P含量下降到了其初始含量的30%~60%左右,处于极低的水平状态.而且,随着活性磷的移走,NaOH-Pi、HCl-P和残留-P开始下降补充有效磷.在施磷处理 (NP,NPK) 中,NaOH-Pi和HCl-P也有下降,而残留-P却有所积累,试验结束时比试验前增加了51%.在水稻的连续种植下, NaHCO3-Po量以每年1~3 mg·kg-1速度下降而NaOH-Po基本上没有变化,表明NaHCO3提取的有机磷比NaOH提取的有机磷对植物更有效.同时也表明,用中等有效磷和稳定性磷来补充活性磷十分有限,在磷肥管理中必需合理增加磷肥的投入来维持土壤磷供应能力从而增加水稻产量.

红壤丘陵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与制图   收藏
路鹏 苏以荣 牛铮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89-95.  
摘要( 1269 )     PDF(221KB)( 922 )

以红壤丘陵区桃源县的王家垱村为例,通过GPS定位共取得522个耕层(0~20 cm)土壤样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红壤丘陵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并进行了空间异质性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各向同性下土壤有机碳的变程最大,为261 m;全氮次之,为208 m;全磷最小,为133 m.在村级尺度下有机碳和全氮的分形维数较低分别为1.874和1.886,全磷的分形维数较高为1.939.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NE150°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条带状梯度变化,并表现出了极为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地形的梯度变化直接导致了景观格局相应的变化,进而形成了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格局从高值区到低值区的梯度变化.土壤全磷的空间斑块分布变得更加琐碎并呈现镶嵌的"星空"状分布,而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在NE150°方向上也没有形成对称的分布格局,这与其自身不易移动的特性有关.从标准化变异函数的曲线可以看出,土壤养分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一致.

苹果IPM生态工程构建之理念与策略定位   收藏
李鑫 袁锋 张大为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96-101.  
摘要( 1051 )     PDF(202KB)( 956 )

应用工程学、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结合苹果园实际,通过比较、推理和演绎研究苹果IPM生态工程中人的理念定位与工程策略.从IPM历程与我国植保发展对比得出,"IPM"与"综合治理"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与有害生物关系的还原性衡量,故"IPM"是"有害生物管理".再基于该系统的单向依赖性、复杂性和多主体性,使作为系统主体之一的人,必须运用其能动性探索系统内规律以增加抑制控制能力.同时得出,该系统的复杂性机制是因各有害生物种的适应性、种性扩张和对资源最大化利用所致.说明管理应当依赖于对系统机理的充分了解和动态把握.最后根据工程特点,认为实施策略分为总体、运行和操作三个层次,并制定了"探索机理,适应性管理"的工程方针.

食品科学
桑椹色素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收藏
吕英华 苏平 那宇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102-107.  
摘要( 1231 )     PDF(127KB)( 1671 )

从总抗氧化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及对·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方面,综合考察桑椹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体外试验表明桑椹色素提取液对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OH、DPPH·和ABTS+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效果,且抗氧化能力呈现浓度效应.以花色苷浓度表示,桑椹色素提取液对以上4个体系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8.56、77.62、35.91和109.33 mg·L-1.桑椹色素提取液在这些体系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表明桑椹色素提取物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大麦麦苗粉辐照杀菌及对其主要成分的影响   收藏
赵小俊 史建君 孙志明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108-112.  
摘要( 1412 )     PDF(104KB)( 820 )

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大麦麦苗粉的杀菌效果以及对其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可有效地杀灭麦苗粉中的菌落总数、霉菌、大肠菌群.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麦苗粉中的含菌量呈同步下降.菌落总数、霉菌和大肠菌群的D10值分别为3.18 kGy、4.55 kGy和2.32 kGy.经11 kGy辐照处理的麦苗粉,其主要成分蛋白质、总糖、游离总氨基酸、粗纤维无显著性差异,其维生素E的含量下降约38%.经辐照杀菌后的麦苗粉具有较好的耐贮藏性,可有效地提高保质期,建议的加工剂量为7.5~11 kGy.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测定姬松茸中麦角甾醇含量   收藏
高虹 谷文英 丁霄霖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1): 113-118.  
摘要( 1162 )     PDF(213KB)( 1040 )

建立一种简捷的微波辅助提取(MAE)方法以测定姬松茸菌丝体中麦角甾醇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影响MAE提取率的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最优条件为:乙醇和4 mol·L-1 KOH(4∶1比例混合)作为皂化提取剂,提取时间100 s,微波功率520 W,样品颗粒大小0.25 mm(60~80目),皂化提取剂用量5 mL(50 mg样品),萃取剂用石油醚(60~90℃).在此条件下,MAE的提取率比传统的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高约30%.和传统方法相比,MAE提取时间大幅缩短(从3 h减少到只要100 s),所需样品量和溶剂用量也大幅减少(分别从500 mg和16 mL减至50 mg和5 mL),并且重现性较高(RSD<5%).利用MAE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相结合,姬松茸菌丝体中麦角甾醇的含量首次得到了测定,为(6.8±0.3)mg·g-1.